伍为民·小说‖沉重的母爱

更多精彩,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!沉重的母爱
要说李芳的母亲贾珍,应该算是女强人那一类,很是要强。贾珍和李芳的父亲在同一所初中制的学校工作,不同的是,贾珍教语文,是语文教研组组长。李芳的父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数学老师。在李芳记忆里,家里大大小小、里里外外的事,都是母亲做主,父亲基本上就是母亲的附属。母亲说一,父亲绝不说二;母亲说东,父亲绝对不说西。贾珍经常晚上要备课、批改作业。这个时候,贾珍就会叫李芳坐在旁边看书、做作业。李芳自己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,除了看书学习,还是看书学习。贾珍买回来的书,李芳基本上都看了三遍,不少故事甚至能够复述出来。大概也正因为如此,李芳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,在全校可以排到前十。进入高中后,贾珍经常到学校来看望李芳,有时也送一些家里做的美食。李芳好像也很习惯。唯一有些让贾珍不高兴的是,李芳进入高中后,学习成绩不太理想。贾珍想了不少办法,李芳参加了无数个补习班,但成绩始终处于一流的末端、二流的前沿水平。高考成绩公布,李芳的成绩接近重本线,贾珍熬了几个通宵,查阅了大量的招生信息,差点把《招生考试报》翻烂了。填重点大学,没有希望,报外地的二本院校,感觉录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。左思右想,考虑到李芳的数学成绩最好,贾珍最后决定填报本地唯一的那所二本院校的数学系。临近八月中旬,李芳接到本地那所二本院校的录取通知书,专业正是贾珍填报的数学系。开学前,贾珍就告诫李芳,大学谈恋爱,没有成功的。由于离家近,贾珍规定李芳每天上完课就回家。甚至连李芳外出和回家的时间,贾珍都有严格规定。大学期间,空闲时间还是比较多的。李芳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文学创作,大三和大四共发表了两首诗歌、一篇散文和一篇小说。就这样,大学四年一晃就过去了。根据贾珍获得的信息,女孩当老师是最好的选择。按照贾珍的意愿,李芳参加紧张的公务员考试,顺利通过,被招录到父母所在的学校当上一名数学老师。年青自带三分靓。说实在话,李芳长得还是很好看的,加上刚刚二十出头,自是年青漂亮。一米六的个子,细细的腰身,穿上高跟鞋就如同时装模特一样;乌黑靓丽的头发,发夹稍微一夹,披在肩上,分外好看;不宽不窄的额头下,眉毛轻轻向两边下垂,把两颗不大不小的眼睛衬托得格外明亮;脸盘呈微微的椭圆形,小小的嘴唇两边,两个酒窝时隐时现;声音清脆悦耳,如银铃轻响,似春风微拂。李芳一到学校,上至领导,下至普通老师和同学,男男女女、老老少少,没有不喜欢的。上班不到一年,先后就有三位学校的老师找到贾珍,想给李芳介绍对象。
贾珍自然是先仔细审阅了三个小伙子的照片,一个穿休闲服,一个应该是学生时代照的、很是青涩的模样,另一个穿着很是得体。听介绍人说,三个小伙子分别在市政府、企业和银行上班。第一次相亲的那天早上,吃完早饭后,贾珍叮嘱李芳好好打扮。李芳心里想:“我还很年青,着什么急,难道母亲这么急着把我嫁出去?”
一番洗漱后,在贾珍的埋怨声中,李芳茫然地跟在母亲后面,来到约定的公园。观景台边,一个穿着休闲服的小伙子站在那里,正无聊地吸着香烟,身高大约一米八,背微微有些驼。
“你是小王吧?”贾珍问。
“阿姨,我是小王。”小伙子扔掉烟屁股,赶紧回过头来。
“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?”贾珍盯着小王。
“我是南方大学毕业的,现在在市政府上班。”小伙子没有丝毫怯意,大大方方地说。
“南方大学?是二本吧?”贾珍问。
“是的,阿姨。”
“你父母也在本市?”
“嗯。”
“你是独生子吗?”
“是,我们家只有我一个。”
“你父母是干啥的?”
小伙子眉头微皱,有点不耐烦地说:“阿姨,这有什么关系吗?”
“当然有关系啦?我得了解你们的基本情况呀。”李芳木然地坐在观景台的凉椅上,两人的对话好像与她无关。
“阿姨,恋爱和结婚,是男女两个人的事……”
“什么两个人的事?”不等小王说完,贾珍一阵呵斥,“恋爱和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,都要双方父母同意。”
“阿姨……”小王想辩解。
“我看你脾气不好,我怎么敢把我女儿交给你?”
说完,贾珍拉起李芳就离开了。第二次相亲,李芳在贾珍的催促声中收拾完毕,和母亲赶着公交车来到市中心广场茶楼。靠窗的一张椅子上,一个瘦弱的小伙子正端起茶杯喝茶。
“你是小刘?”距离还有两米,贾珍就开口问到。
“嗯,阿姨。”小伙子赶紧放下茶杯,站起身来。
“阿姨,请坐。”小刘两手不停地相互搓着,有点紧张。
李芳和贾珍在小刘对面的椅子上坐下。李芳偷偷瞟了一眼,发现小刘穿着军训服,身高比李芳稍微高点,人显得有些瘦。没忍住,李芳转过头来,端起桌上小刘已经泡好的茶水,又看了小刘一眼。“看起来还不错,只是为什么还穿着军训服呢?”李芳心想。
“听说你家是农村的?”贾珍眼睛直视着小刘。
“嗯,我们家在山区。”小刘站着,像是正挨老师训斥的学生。
“你还有兄弟姐妹吗?”贾珍问。
“我是老大,还有一个弟弟,一个妹妹。”
“那你怎么读出来的?”贾珍穷追不舍地问。
“我们家借了一些钱,我自己上大学时也在勤工俭学。”小刘如实汇报。
“你怎么这么瘦?”贾珍突转话题。
“不知道,我一直都是这样。”
“你在哪里上班?”贾珍刨根问底。
“我在金属制品公司上班。”问了一通问题后,贾珍带着李芳离开了。路上,贾珍说:“这么瘦,你看他的腿恐怕没有我的胳膊粗。”第三次相亲时,李芳不再像前两次那样,这次她正面看了看对方,看见小伙子文文静静,白白净净,穿戴非常齐整。李芳觉得不如那个农村小伙子。见面时,贾珍劈头就问:“你在市区有住房吗?”
小伙子回答:“阿姨,我刚参加工作,我父母都是工人,买不起市区的房子。”
“你有车吗?”贾珍斜视着小伙子问。
“还没有买。”小伙子挠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。
“车都没有,谈什么恋爱?”贾珍白了小伙子一眼,带着李芳走了。在贾珍的严密监控和亲自参加的几乎不间断的相亲活动中,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八年,这八年李芳又发表了九首诗、六篇散文和四篇小说。李芳即将迎来自己而立的庆典。这时,贾珍有些着急了。一次和学生家长的闲聊中,贾珍听说对方的侄儿陈兵在市属企业上班,年龄有二十五岁了,还没有对象。“正好我女儿也没有对象,周末在文化馆见见面。”贾珍主动地说。周末,贾珍和李芳来到市文化馆时,学生家长正和一个身高一米七五左右、穿着夹克、有点络腮胡子的小伙子聊天。看见贾珍和李芳到来,学生家长就说:“贾老师,我们出去走走吧,让他们自己谈。”“不行,我要把把关。”贾珍认真地说。
拗不过贾珍,学生家长就在一旁站着。
“你在市里那个企业上班?”贾珍和蔼可亲地问。
“阿姨,我在市线材厂上班。”陈兵回答道。
“具体从事什么工作?”贾珍关心地问。
“我是电工。”陈兵明显不善言辞。
“抽烟喝酒吗?”贾珍又问。
“我不喝酒不抽烟。”陈兵说。
“好,好,好。”贾珍夸奖完后,语重心长地说:“抽烟喝酒都不是好习惯,对身体也不好。”在三个问题问完后,贾珍转过头,对李芳说:“你们去逛逛街,或者去看看电影吧。”贾珍回到家没有超过二十分钟,李芳就回来了。李芳一边脱风衣一边说:“妈,我觉得我和陈兵不合适。”
“怎么啦?”贾珍不解地问。
“你们走后,他一共和我说的话不超过三句。”
“那说明小伙子稳重,靠得住。”在贾珍的极力撮合下,从初次见面的时间算起,没有超过三个月,李芳稀里糊涂的就和陈兵结婚了。婚后,陈兵住在丈母娘家。陈兵是个老实人,平时不言不语,但很勤快。每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,就把菜买好了。回到丈母娘家,工作服也不脱,挽起衣袖就洗菜煮饭。看着这么勤快的女婿,贾珍笑得合不拢嘴。结婚的第二年,李芳生下一个八斤重的女婴。贾珍抱着女婴,从早笑到晚,感觉幸福的日子真好。不过,李芳却没有幸福的感觉。刚结婚的时候,李芳还把自己的文学作品拿给陈兵看。陈兵不是说“无聊”就是“我看不懂,拿开。”后来,李芳写的诗歌和散文越来越少,不是小小说,就是短篇小说,主人公的人生基本上都是比较凄凉或结局比较凄惨的。渐渐地,李芳带孩子时,只要有陈兵,她就不出门。孩子三岁时,在贾珍出资帮助下,李芳夫妇贷款买了一套旧房子,搬了出去。搬进自己的小窝,就算是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。陈兵一如既往,在家里充当了厨师和保姆的角色。李芳却自己铺了一张床,说是要学习,要创作,晚上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夜,和陈兵过起了事实上的分居生活。陈兵不爱说话,李芳也没有什么话和陈兵说。房子里,除了孩子的嬉闹声,有时是陈兵和孩子说话的声音,或者是李芳和孩子说话的声音,完全听不到陈兵和李芳对话的声音。转眼孩子上大学了。由于李芳吸取自己的教训,没有强力反对孩子大学期间谈恋爱,孩子在大二的时候和一个外省的小伙子好上了。大学毕业时,孩子和小伙子回到了小伙子的老家工作,逢年过节时才回来看望老人。孩子二十三岁的这一年,冬天特别冷,贾珍生病进入医院十天后,一口气没上来,仙逝了。从贾珍的病房出来,李芳对身边的陈兵说:“我们把离婚手续办了吧。”
“你真要离?”陈兵扭过头来,看着李芳。
“我妈走了,孩子也大了。我再也没有顾虑了。我们这样,还有什么意义吗?”李芳没有看陈兵,眼泪扑簌簌地流下,打得地面作响。第二天,办完离婚手续的李芳,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。看着离婚证,李芳忍不住问自己:“我这一辈子到底是为谁活?”
文中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不妥请与小编联系
【作者简介】
伍为民:文学爱好者,文学作品散见于《今日头条》、《西狐文学》、《绚丽烟火》、《说诗》、《诗天子》、《星月文园》、《一亩花田》、《思维是一种信仰》、《中国诗歌网》、《中国诗歌报》、《诗词春秋文刊》、《短诗选萃》、《楚月品诗》、《岚山诗话》、《墨雨天香》、《全球名家》、《山溪水》、《双槐文学艺术苑》、《河北诗刊》等网络平台。【作者近期作品】
伍为民·诗歌‖找寻自我(外二首)
伍为民·诗歌‖秋日晨吟(外五首)
伍为民·诗歌‖登山组诗(七首)
伍为民·散文‖回家
伍为民·诗歌‖爱恋放飞的序言(外一首)
小编有话说
感谢朋友们关注《绚丽烟火》,欢迎投稿,让我们一起努力,一起成长,用文字书写绚丽的人生,点燃繁华的烟火。
【投稿类型】小小说、散文、随笔、古体诗、现代诗、书法、绘画、摄影作品等。
【投稿要求】必须原创,3000字以内;投稿时请附作者近照1张及100字以内自我简介。投稿作者请加微信以便联系,微信号:zijiezi0222。
【稿酬】文章采用后,自发布之日计,7天内阅读数量超过200的,发基础稿费10元;每篇文章所获赞赏金,总额超过10元者70%发放给作者,不足10元者留作平台运作经费。在文章发布10天内,以微信转账的方式支付。作者请关注《绚丽烟火》。
【投稿邮箱】[email protected]
如有好文章,欢迎您供稿!
如你喜欢,欢迎扫码关注!
往期精彩回顾陈洁·散文‖咖啡彭仁瑞·诗歌‖青春海韵·散记‖醉游雁荡山陈洁·故事‖ 暖暖赵善超·诗歌‖就图个热闹(外二首)伍为民·诗歌‖找寻自我(外二首)沈前祥·小小说‖本来就可以一起爱周羽·散文‖雪李凤鹏·诗歌‖鲜红的中国(外一首)宴子·小说‖逐校风波陈荣植·诗歌‖飞天美丽李翔·散文‖秋雨夜归人中秋特刊谢冰洁‖诗歌二首轻盈‖ 诗歌二首周泉‖手绘陈立泳‖诗词(十首)陈荣植·诗歌‖又见芦花飘过周鸿堂‖古诗八首段莲·散文‖那抹月光宋沧桑·散文‖连接故乡和我的那条路丁芳芳·散文‖烈日年华枫飘落雨轩‖现代诗三首宫骏‖现代诗三首闫根生‖雨(诗三首)王守槐·随笔‖初夏的时间胶片宋沧桑·散文‖难忘高考时光

赞 (0)